赵中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券商人士处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业内通报了最新一期场外业务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8月,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开展规模9046.35亿元,环比上升7.33%;截至8月末,存续规模为22995.79亿元,较上月末环比下降0.28%。

  数据显示,8月场外期权业务新开展规模3342.25亿元,较上月减少408.17亿元,环比下降10.88%;截至8月末,存续规模13979.15亿元,较上月增加56.09亿元,环比上升0.40%。

  8月收益互换业务新开展规模5703.10亿元,较上月增加1026.37亿元,环比上升21.95%;截至8月末,存续规模9016.64亿元,较上月末减少119.69亿元,环比下降1.31%。

  自2013年证券公司试点场外衍生品业务以来,国内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从业务集中度来看,存续规模较大的前五家券商在收益互换、场外期权中的全行业占比分别为67.64%、58.51%,业务集中度较高。

  券商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数据显示,8月,新开展初始名义本金约4502.49亿元。其中,收益互换3837.44亿元,场外期权662.51亿元,信用衍生品2.54亿元。从资金方向来看,新开展南向交易2949.05亿元,北向交易1553.44亿元。

  从存续规模看,截至8月末,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7401.42亿元,较上月末减少141.26亿元。其中,收益互换存续规模4596.92亿元,场外期权存续规模2767.92亿元,信用衍生品存续规模36.58亿元。

  券商跨境衍生品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分析人士认为,券商开展跨境业务可以服务实体经济境外融资需求,满足境内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拓宽收入来源;同时,可以顺应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散单一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