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晶科能源尖山超级工厂N型TOPCon电池车间生产线

  本报记者刘杨摄

  作为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拥有全球最大的TOPCon产能。截至今年7月,晶科能源N型电池产能达55GW,单季度N型出货量超过10GW,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实地调研位于浙江海宁的晶科能源尖山超级工厂,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车间里,记者感受到,晶科能源正在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全力提升订单调配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智能化规模生产或将成为晶科能源应对潜在周期性风险的制胜法宝。

  生产效率提升逾30%

  过去三年,光伏上游的硅料、硅片环节赚得盆满钵满,但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却受益有限,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体化基地模式近来开始在头部光伏企业中盛行。

  “光伏行业每个环节的技术、生产、扩张周期都不一样。”晶科能源尖山N型超级工厂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阶段性的错配,这让大家很难踩准周期。目前,尖山超级工厂作为一体化基地,能够保障供应链的稳定,防范上下游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铸就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晶科能源海宁尖山N型超级工厂占地648亩,在一期的8GW的电池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化智能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作业员们正在监控着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和各项生产数据。

  通过空中走廊,记者看到电池片和组件正在进行有条不紊地传递,尖山超级工厂已经初具一体化规模。“我们的N型超级工厂,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池车间。”晶科能源首席技术官金浩表示,“晶科能源引进先进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设备,使得光伏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至15天,人均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能源利用率也提高到25%以上。”

  在电池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这里几乎没有员工。整个车间大概有300多台AGV小车正在进行智能搬运,从物料调配到封装打包入库,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组件成品仓库,一排排生产好的N型高效组件正在被工人封装打包,现场的作业人员正在忙碌装车,将其运往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地。

  创新升级是行业发展主旋律

  作为光伏行业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典型示范项目,晶科能源海宁尖山N型超级工厂为光伏行业实施生产精细化管理、车间智能工厂改造积累丰富的经验,为行业提供了柔性生产及大数据分析管控的示范标杆,为行业进行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树立典范。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向记者表示,在尖山一期项目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尖山二期项目进一步优化提升,晶科能源将继续加大N型TOPCon产能投入,2023年底电池平均量产效率目标为25.8%。

  在谈及为何持续深耕TOPCon时,钱晶表示,公司的N型TOPCon产品凭借高转化效率、高双面率、高发电量、低衰减系数等优势得到客户的青睐,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单季度N型出货量已经超过10GW,同时面向未来提效降本路径明确,因此有信心在未来实现持续领先。

  记者了解到,晶科能源海宁尖山二期预算投资54.62亿元,投产后将成为全球10GW规模以上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工厂,同时也将是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电池工厂之一。

  “尖山智能工厂已初具一体化规模,能够把很多生产流程、工序合并,并且减少中间运输和搬运的过程,进一步节约各项生产成本。目前,公司正在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使整个工厂在数字化平台下能够更高效运行。”金浩称。

  在回答业界关切的公司是否在其他技术路线上有研发储备时,金浩表示,晶科能源关注多种技术路线的进步,在N型TOPCon路线上拥有丰富的持续提效手段,同时也储备了基于N型TOPCon的BC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未来将视技术成熟和客户需求适时投放市场。

  在金浩看来,创新升级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各种技术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光伏的本质是投资品,追求的是更低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和下游客户更高的收益率。BC和HJT等其他技术路线当前在转化效率上虽然与N型TOPCon处于同档水平,但在一体化生产成本和经济性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未来3-5年内N型TOPCon仍是主流产品。”

  推进山西一体化大基地建设

  尖山超级工厂是晶科能源N型TOPCon技术的示范项目,而对于公司此前重磅官宣的山西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晶科能源方面称,“正在举全公司之力推进山西大基地建设。”

  “我们是首次将四个环节(拉晶、切片、电池和组件)放在一个屋顶下来生产的,这会极大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效率,整体自动化水平也将得以提高。”晶科能源投资者关系总监魏添对记者表示。

  魏添表示,一体化生产模式一方面会大大降低生产周期,另一方面也会在投资、运营上帮助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另外,在绿电等方面,我们也有新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晶科下一阶段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

  5月24日晚间,晶科能源公告称,公司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构建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是企业对抗潜在周期性风险的护城河。对此,钱晶告诉记者,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将是晶科能源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山西未来将成为晶科能源N型产品一体化量产最重要的基地,N型设备商和材料供应商都将汇聚于此。待56GW产能完全释放后,山西基地所贡献的产能将占全球N型产能的20%。”

  魏添表示,山西一体化项目对晶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无论在技术、规模、效益,还是在智能化等方面,山西大基地都是晶科能源未来能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明显优势。

  除了国内项目,钱晶表示,晶科能源还将进一步拓展包括东南亚工厂在内的全球一体化供应链,同时积极快速推进溯源体系建设工作,为海外市场长期稳定的供应奠定基础。“截至今年7月份,我们已经投产的N型产能有55GW,除了海宁的20GW,我们在合肥还有16GW。公司还将继续拓展包括东南亚工厂在内的全球一体化供应链,预计至2023年年底,公司将在东南亚拥有超过12GW的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

  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实现归母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实现产品出货33.1GW,其中组件30.8GW,取得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排行冠军。